高建 国际名人艺馆-北京琉璃厂官方网站
_____   _  _   _____            __________    

中国文化产业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艺术级别               【超五星  
               
               
             

——推荐艺术家

 

 

 

 

 

 

加入时间:2012年06月18日【终身】

 
北京琉璃厂网-名仕席位推荐

高建  国际名人艺馆

 

 

□/我的文章
 

志存高远   健笔凌云

      ---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孙国庆

      高建先生书画印俱佳,且精于书法,尤以篆、隶见长。高建的隶书,有石门张迁的气息,摩崖的高古,笔意灵动,率真,线条结实,腕动意到,意识表现强烈,给人一种张力和视觉的感受。如此美感,一是天性,更多的大概是他勤奋的结果。

   学习书法,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希望笔从帖来,意从帖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师古而不泥古”。作为艺术创造活动的书法,“意”的深浅高下决定作品的优劣,也是区分艺术与工匠的重要尺度。时下,追风现象日趋激烈,而往往忽略了书法高古的内在品味和意境,而“意”所传达出的“思虑通审、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的境界,即使得其形,也是东施效颦、人云亦云。只有使书法创作活动融入当代人文风范与审美品质,才是对艺术精神负责的传承。书法创作就是这样苛刻,太与古人相类,必然病其精神,只能断送千年笔墨,而中国文化的“缆绳”,需要艰苦跋涉,脚踏实际,与古人未到处下工夫,才能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纵观高建作品,传统功底深厚,而每每又传递出一种时代气息和个人思想及表现,从传统中来,到生活中去,这估计也是高建先生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吧。

    高建有大志。他向往的不仅是做书人。他潜心于篆刻,还致力于国画的探索。年轻人志向大、精力旺,一门为主其余兼及的做法是可取的,也是可能的。书法有益于印与画之线条的把握,画则有益于书法、篆刻的气局开张。作为一名教师,他每天接触最多的恐怕是课本啦,在教学的同时,博涉旁列就是做学问,我想,高建最大的益处恐怕就在与此,他以学问养气滋心,心润则刀笔自润,心高则格调必高。总之,转益多师,触类旁通,多向汲取,是他成功的又一法宝。

    生活造就艺术,艺术源于生活,一个有追求的艺术家,他的奋斗是无止境的,高建还很年轻,艺术的生命还很长,艺术的道路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磨难和困惑,耐得住痛苦和寂寞,是艺术生命升华的捷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交万人游,尝万般苦,一定会苦尽甘来,高建已有所获,相信他一定会循着这条正途呼啸前进。希望此篇能与高建先生共勉。

 

  ----------------------------------------------------------------------------------------------------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

                        ---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李志宏

    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而且学习了篆刻之后,他的书法作品中中就多了一种不随大众的金石气息。高建先生在艺术上的勤奋是令人钦佩的,他精通书法,篆刻和国画,书法以篆书和隶书见长,隶书取法石门颂和张迁碑,既有石门颂的开张灵动,又有张迁的稳重结实,用笔精到,笔画灵动隽永,其结体寓巧于拙,意态古雅,静穆灵动,率真浪漫。高建先生的书法又成功地借鉴了篆刻的笔法,更显得苍劲有力,韵味十足。

   《书谱》有语:“察之者善精,拟人之者贵似”,在像与不像之间,所展现的正是一种书法的审美趋向,书家在面对同一个碑帖的时候,所看到的优点往往不一样,在取舍方面也是大有差异的,所谓“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高建先生对古帖名碑的观察是细致入微,并在作品中充分地展现出来了,他广泛学习,旁证博览,初步形成了个人的书法风貌。蒋骥《续书法论》则说:“学书莫难于临古……会于胸中,然后临摹,即可以涵养情性,感发志气”高建先生的书法,就是在继承了传统碑帖的基础上,不断思考,不断提炼出来的结果,“心既伫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正因为如此,他书法风貌十分明显,而又看不出拘泥古法的痕迹。

    冯武于《笔髓》中论道,知书之玄妙,,必资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对于名碑帖的学习,并非临摹过,从中得到一点枝节就行了,而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临摹,优秀的碑帖,他具有很多优点,诚如叔本华所说,为了不朽,一部作品必须有很多优点,多到找不着一个人领悟并珍视它的全部,中国古代的经典名碑法帖就是这样的。靠眼睛去看,靠手去写,是远远不够了,就好像你浮在海洋上面,又怎么知道海底广阔美丽的世界呢?高建先生在不断创作的同时,也勤于临摹,今天欣赏他的近作,让我感叹不已,风格没有改变,但是线条上的质量,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高建先生的篆刻作品,“豪壮飘逸的书法笔意,又有优美悦目的绘画构图,并且更兼得刀法生动的雕刻神韵”,他并没有完全成为一个写书法,刻石头的人,相反,他热爱读书,古人云:“读书可以医俗”,一个文化人,特别是搞艺术的,如果不深入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他对艺术的认识就会越来越飘渺,有时候甚至会走上极端的,庸俗的道路,最终成为一个技法高超的匠人而已。林鹏先生经常这样说:“写字,刻章,搞传统文化是要读书的,是要对中华传统文化有觉悟的。”高建先生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实践,不断学习,不断修正,这样循环反复,因此,不论是从他的书法,篆刻和国画上,他都努力地表现自己精神世界,不断发掘艺术的深层矿藏,因此,他成了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段玉鹏先生的得意门生。

    高建先生对艺术的追求是细致的,苛刻的,他是在书法展览中成长起来,但是又不是为了参加展览而进行书法创作,他的书法风格十分稳定,细观他的新作,不论在章法用纸等形式安排上,还是在用墨用笔上,都让人觉得他是在小心翼翼的基础创作出来的,其实不然,他是在把学到的一些东西融合到作品当中,让作品极力地表现出自己的审美意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要让自己的书法变得有传统功力,也想有明显的个人书法艺术风格和浓郁的金石气韵。”这是他的创作原则,也是他一直追求的目标,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才有了个人的风格面貌。

    书存金石气,艺游翰墨间,愿高建先生艺业猛进!

 

 

  ----------------------------------------------------------------------------------------------------

 

    作品发表情况:《大众日报》、《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羲之书画报》、《中国书法》、《书法》、《篆刻》、《青少年书法》、《中国书画研究》等报刊。
《名家书画》、《当代书画》、《中华艺术家》、《泰安文史》、《泰山周刊》等刊物作专版艺术介绍。

 

 
 

 

返回首页 | 广告服务 | 人才合作 | 管理登录 | 站点导航 留言建议 | 艺术家、网址收录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艺术家24小时服务电话〉(0)13269892595[技术支持]王先生   网站联系:QQ 116634223   E_mail:60891888@163.com

版权所有:北京千年古韵文化艺术院北京琉璃厂网及作者本人 Copyright© 1997-2050
【北京琉璃厂网总页 www.yishu9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