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江舟:当代水墨漫谈
来源:
中国国画院 官方网站
(www.hy1959.com)
传统文人画的绘画主体是一群士大夫文人,他们不屑与画工甚或宫廷画师为伍,耻于“与诸工巧杂处”。加之将绘画视作文心、诗情、书意之流泻。是“立德立言”之余事的观念支撑。决定了传统文人画在语言结构上对“就画论画”的根本性排斥。提倡诗、书、画、印兼合的综合语言能力,所谓“诗画本一律”、“书画本来同”,绘画与书法同构,诗情与画意同辉,另有金石印钤点缀。共同构成了传统文人画更趋综合性艺术的语言结构形态。这种综合性语言特征,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同时,也在“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中弱化着绘画的视觉追求。使文人画走上了一条远离绘画本体的、由较多庞杂语言元素构成的不再纯粹的视觉艺术之路。
在这种融多种语言形式的复合能力面前,当代画家只能望尘莫及。究其原因。文化的变迁。审美感受的转移,毛笔实用书写功能的丧失,文言文的衰弱与白话文的兴起等都是传统文人画综合语言能力在当代日趋弱化的历史原因。如果我们认可诗文、书意是传统文人在绘事中的自然流泻。如果我们还将诗、书、画、印作为考量当代水墨画的不变法门,那么,在学科分类日趋细化的今天,我们只能将书法、诗词作为绘画的必备技能而刻意研磨,这也许已违背了传统文人鄙视技能、将绘画视为文之末流的初衷。在我们将诗、书、画、印能力视为独特传统的同时。我们还应看到这种传统在绘画本体形式语言上日趋弱化的历史局限。因此,强化中国画形式张力,以相对单纯的语言方式。传达丰富深邃的精神意旨,就成为传统文人画在当代文化语境中得以延伸和可能拓展的形式空间。
以强化形式功能为语言特征的当代水墨画创作的作为是:将传统文人画从更似综合性艺术的语言结构特征转向独立纯粹的绘画本体,语言的纯粹化进程,标志着当代水墨画已从传统文人画日渐模糊的视觉语言形态中,回复了绘画本来具有的本体语言形态。使绘画走向绘画自身。
与其说诗、书、画、印兼台的语言形态是中国画传统的独特表征,我更愿意认为此种特征是在特殊历史境遇中、特殊文化心理映照下。中国绘画发展的阶段性表征。而凸显绘画语言的形式功能。正是当代水墨画朝向绘画终极语言意义迈进的坚实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