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age

 
    中国国画院,是以书画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为主体的国家级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机构。 在国家文化部的正确领导下, 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查看全文>

 

————————————————

    王宏江,笔名王江,字杰玉,斋号春水斋,现任中国国画院院长、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新加坡艺术院顾问、香港中华民族友好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终身顾问、中国名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长城魂当代诗书画协会高级顾问,曾担任大型国礼文献《永载中华—中华杰出文化艺术卷》编委会顾问、中国古文化艺术研究学会委员。<查看全文>
 
————————————————
    中国国画院京东展览馆位于北京东部,是一座集艺术展览、收藏、陈列、研究、交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览馆。作为中国国画院的下设机构,展馆坚决执行院委会的各项决策,并不断为画院争创效益。其主要任务是策划、组织、承办各种形式的书画
    艺术展览、学术研讨及美术交流活动等工作,是画院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
    展馆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内部环境典雅,设施齐全,配备科学,为各种学术交流、展览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
<查看全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当前位置>中国国画院首页 Homepage>业界新闻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总体判断

2013-12-19 14:28:07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画院【WWW.HY1959.COM】

 

 
  艺术品与股票、房地产被认为是三大投资资产。艺术品投资市场相对于其他资产市场而言,一直以来都是高净值人群的小众市场。近10年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实现了从数十亿元到上千亿元规模的质的跨越。中国艺术品市场已经成为世界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品价格指数、艺术品抵押、艺术品信托、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保险和艺术品交易所等艺术品金融产品的创新层出不穷,市场非常活跃。

  我们从政府政策和宏观经济环境两个方面来考察中国艺术品市场。

  (一)政策环境

  十八届三中全会第十一项用了4条大篇幅地阐述了文化市场建设和机制创新,表明政府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日前文化部已经启动《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的起草工作,艺术品鉴定试点工作已列入2013年文化部的重点工作。第一步就是对鉴定人员和鉴定机构实行准入制度,从制度上对从事艺术品鉴定的机构和人员提出资质要求。在此基础上,明确鉴定评估资质、加强从业资格管控也需要有关机构进一步关注和推进,在必要的情况下建议引入鉴定评估师责任制度,以引导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从理论上来看,艺术品信息管理是市场管理的一大基石。这就涉及到认证登记制度。2008年成立的书画真伪科学鉴定研究中心(2011年更名为“艺术品科研中心”),国家科研项目“书画科学备案认证系统”将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在2010年12月研究中心将拉曼光谱分析、光学显微镜等科学手段结合到中国书画家作品防伪登记中,可以说是艺术品身份证颁发的一种尝试。有数家交易所称对其交易的艺术品采用了类似的多点防伪登记,来保障艺术品在保管、流通过程中的安全性。近日,雅昌艺术网也宣布开展艺术家鉴证备案征集工作,包括艺术家本人鉴定、技术备案、图书出版等。

  另一种艺术品认证系统,是信息登记系统。对于信息透明度不高的艺术市场而言,这将是突破性的工作。目前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对《中国当代艺术品信息认证系统》立项。通过对当代艺术品一级市场数据的梳理、整理,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最终实现对当代艺术品的信息认证和路径跟踪。随着系统的建成,它将解决当代艺术品在价值评估上的难题,帮助文化主管单位起到规范市场与行业的作用。

  (二)宏观经济环境

  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对艺术品价格作用机制表现在三方面。经济稳定增长是收入持续提高和包括金融产品在内的资产价格稳步上升的保障,是艺术品市场持续发展的基本面;金融市场波动通过财富效应和替代效应对艺术品需求产生影响;货币供给对短期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具有显著作用,进而对艺术品需求产生影响,开放环境下资本流动改变一国货币供给,体现资本流动的汇率与艺术品价格可能也具有一定相关关系。

  中国艺术品市场过去几年爆发式的增长是基本面推动还是资产泡沫,决定对2012年以来调整的持续时间和未来市场走势的判断。判断未来艺术品市场走势,需要分析近几年的艺术品市场繁荣中货币超发的作用,基本面支撑的贡献,以及资本为何偏爱艺术品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市场走势做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1、中国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基本面

  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基本面支撑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收入的提高,这是中国艺术品市场长期发展的基础。中国改革开放后30余年维持近年均9%以上的增速,积累了大量财富,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和精神文化的催生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个繁荣。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为画廊涌现为标志的艺术品市场发展期,人均收入达8000美元为成交活跃的繁荣期。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6100美元,北上广深等中心城市均超过万美元,而这些地区恰恰集中了中国艺术品绝大部分的交易。经济增长与艺术品市场长期维持趋势上一致的关系,受其他因素影响,艺术品市场波动大于经济增长。

  国外文献研究表明,贫富差距越大,艺术品市场的价格越高。艺术品市场需求直接来自于高净值人群的增加、高净值人群的财富增长和投资多元化直接支撑了艺术品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增长推动平均收入提升,与高净值门槛的差距逐渐缩小,跨入高净值门槛的人数将会呈现加速趋势,高净值人群数量的增加和财富的增长将为艺术品市场需求提供基本面支撑。

  2、艺术品市场的投资效应与货币投放

  艺术品市场形成规模以来,市场波动与货币投放节奏相向变化。货币增速与艺术品市场规模良好的相关关系意味着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变化决定短期艺术品市场波动,M1同比增速对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具有很好的解释度。货币投放不仅决定短期艺术品市场规模变动,对艺术品价格波动同样具有显著影响。

  危机后强力刺激政策下天量货币的投放催生了包括艺术品在内的资产泡沫。伴随着艺术品市场向高价位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收藏时代向投资时代的转变,真正热爱和理解艺术品的文人藏家等老一辈藏家逐渐淡出收藏界,以投资为目的的企业收藏家和艺术基金成为最有实力的买家主体。

  3、中国艺术品市场决定因素计量分析

  本文使用雅昌国画400成分指数与雅昌国画100成分指数成交单价以成交额为权重计算作为中国加权平均艺术品价格指数。以GDP同比增速、M1同比增速以及BIS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未自变量,对艺术品价格指数和艺术品成交额进行回归。

  从回归结果看,艺术品市场形成规模之前,各宏观变量与艺术品成交额、价格之间关系均很差。对2001年春-2013年春之间数据回归结果显示,除GDP和名义有效汇率与艺术品价格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之外,其余变量与艺术品市场指标之间关系均不显著。而在2005年艺术品市场形成规模之后,对2006春-2013年春之间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出宏观变量与艺术品市场之间较为显著的稳定关系。经济增长是艺术品市场繁荣的基础,GDP增速与艺术品价格和艺术品成交额之间都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关系。货币投放对艺术品成交额有明显促进作用,M1增速提高1%,艺术品成交额上升5.5%。人民币升值对艺术品市场有较为显著的正面影响,反应资本流动对我国的艺术品市场有同样明显的冲击。

  (三)未来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货币供应会逐步回归正常。预示艺术品市场发展不仅需要考虑与其自身发展相关的内在因素,更要考虑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环境。促进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宏观政策选择,一方面必须评估我国危机以来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另一方面需要客观认识艺术品市场发展的潜在缺陷,从而对未来的市场趋势进行判断。

  短期来看,伴随我国宏观经济增速减缓,艺术品市场难以重获以前超宽松的货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货币当局将防控风险放在重要位置,力图降低金融机构杠杆,压缩地方债务平台与产能过剩行业融资。在此背景下,艺术品市场可能与经济一同承受转型与调整的影响。

  中期来看,如果我国经济顺利完成转型并进入新的增长阶段,金融机构去杠杆化完成,经济形势向好和货币供给稳步恢复将支撑艺术品市场进入上升周期。然而,金融体系改革滞后可能会误伤艺术品市场,金融抑制如果依旧广泛存在,经济回升后货币会再次流向艺术品等投资管制较少的领域,特别是抑制投资、投机需求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的背景下,货币大量流入会造成类似2009-2011年艺术品市场的暴涨和对未来需求的透支,不利于市场健康发展。需要通过金融改革解除金融抑制,引导居民合理配置资产。同时,需要拓宽金融投资渠道。加快资本账户开放,引进国外资本支持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同时,为国内居民投资国外资产提供条件,完善居民资产配置。另一方面,拓宽艺术品投资的受众,创新展艺术品基金信托、艺术品指数等产品等激活中等收入以上的居民参与艺术品投资。同时需要改革不合理的税制,建立开放的艺术品市场。

  长期来看,必须着眼建立经济增长与艺术品市场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艺术品市场不是经济增长的寄生品,相反,艺术品市场的良性成长有助于促进金融资源有效配置。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及结构性改革的深化,经济增长与高净值人群的稳步增加构成艺术品市场及其他资本市场长期繁荣的基础。随着财富的积累与需求层次的提升,精神追求与艺术享受将愈来愈普遍,艺术品市场面临广阔前景。





 

【中国国画院官方网站】

北京中国国画院欢迎各界人士!     宗旨:诚信为本、以文会友,精诚合作、共享繁荣。 电话:01080502339    E_mail:whjarts@163.com   中国国画院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85-2080

中国画院院首页 | 留言建议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E_mail:whjarts@163.com     网站联系: QQ 116634223
中国国画院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85-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