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age

 
    中国国画院,是以书画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为主体的国家级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机构。 在国家文化部的正确领导下, 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查看全文>

 

————————————————

    王宏江,笔名王江,字杰玉,斋号春水斋,现任中国国画院院长、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新加坡艺术院顾问、香港中华民族友好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终身顾问、中国名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长城魂当代诗书画协会高级顾问,曾担任大型国礼文献《永载中华—中华杰出文化艺术卷》编委会顾问、中国古文化艺术研究学会委员。<查看全文>
 
————————————————
    中国国画院京东展览馆位于北京东部,是一座集艺术展览、收藏、陈列、研究、交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览馆。作为中国国画院的下设机构,展馆坚决执行院委会的各项决策,并不断为画院争创效益。其主要任务是策划、组织、承办各种形式的书画
    艺术展览、学术研讨及美术交流活动等工作,是画院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
    展馆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内部环境典雅,设施齐全,配备科学,为各种学术交流、展览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
<查看全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当前位置>中国国画院首页 Homepage>业界新闻
 
   

版画收藏: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013-12-11 09:42:16  来源:中国国家画院  中国国画院【WWW.HY1959.COM】

 

 
 从版画开始你的艺术收藏

  编者按:让版画成为艺术收藏的起点,是“海上版画源”艺术机构成立的初衷。相对国画、油画,版画的低价位可以让初涉收藏的人们练练手,而其品种的丰富性则可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审美情趣。现代艺术转向自我强调与大胆尝试,也延伸到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版画作为有一个独立完整的艺术表现,和当代生活方式尤其是个性收藏与家居艺术化有着共通的旨趣。从本期起,我们约请来自公共艺术机构、商业画廊、私人藏家、室内设计师、版画艺术家等各方人士,请他们为我们解读版画的欣赏和收藏,以及它在日常审美中的运用。通过入手版画作品,将世界一流的艺术带回家,绝非不可能。

  说起中国版画的源头,一直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对龟甲、兽骨、铜器的镂刻,时至今日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尤其到了明清两代,中国版画进入了艺术创作的高峰,而中国的版画也迎来了第一次国际交流:1759年,即乾隆24年,由清宫西洋画家郎世宁等主笔,历时七年,绘制了16个画幅的《平定准葛尔伊犁回部得胜图》,并送到法国镌刻为铜版画。1770年陆续印成百套送还中国。这可能是第一批进入中国的西方有限级版画。到了近代中国版画伴随着社会变革从而烙上了强烈的时代印痕。上世纪70年代,中国的版画迎来了新生,成为了继中国水墨画后的第二大画种。中国的版画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市场,除了和油画、国画一样面临着市场化和当代性的课题外,虽然版画在国外艺术品市场常年拥有六分之一左右的份额,版画由于其特殊的可复制性,使得版画作品本身很难拍出高价,市场的晴雨表也同样左右着版画的创作者。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长期以来一直非常注重传统架上绘画的征集和收藏,相比较画廊等盈利性艺术机构对市场的关注,作为一个面向社会公众普及艺术和艺术学术研究的平台,更聚焦于艺术作品本身对一个时代的影响和艺术家个体在某个群体或流派中的典型性和原创性。

馆藏版画达1500余件 展藏结合更紧密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上海美术馆就开始以展览为契机,将参展作品有主题性、系列化地进行统一征集,比较早地开始了版画的收藏,目前馆藏版画作品已达1500余件。馆藏品征集的来源主要通过展览收藏参展作品、私人捐赠和向私人善价购买等三者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入驻到原世博会中国馆的中华艺术宫拥有着更大体量的展览展示空间,这就让原先藏在深闺人未识的藏品可以以不同的主题、专题呈现在广大观众面前。这也对我们目前的版画收藏征集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那就是将展览与藏品更紧密地结合,更注重征集系列主题版画作品。我们也已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如在2006年,上海美术馆通过北大荒版画展览收藏了这一系列76幅以反映知识青年劳作生活工作题材的版画作品。北大荒版画是我国版画的一个重要流派。无论是在创作体裁与手法上都有很大的创新,一改中国当时黑白木刻为主的风格,以色彩为主要造型手段,增强了套色版画的艺术感染力,开创了我国现当代版画创作的新格局,也带动了我国版画艺术的发展,成为我国三个最重要的版画流派之一。这些作品以层压胶合板作为木刻的板材,作品尺幅的增大,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展览搭建了平台,上海美术馆之后也收藏了北大荒版画流派的代表作者刘春杰的《童谣如梦》版画作品,而这幅作品是应邀为欧洲木版画基金会创作的作品《童谣如梦》,其原版被大英博物馆收藏。这些通过展览征集的藏品形成了系列,且多为版画家的代表作品,使之后的藏品着录、研究工作更加系统化,对版画流派的典藏完整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珍藏中国版画发源地 上海的原创版画

  中华艺术宫常年陈列反映中国近现代美术的起源与发展脉络的艺术珍品,上海又是中国近现代版画的发源地,丰富的版画收藏也完善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系列等藏品体系,它是保有一部厚实而真切的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从中有可以窥见中国发展的历程。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中国的版画多以复制为主,之后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始了创作版画的热潮,随着德国的女版画家珂勒惠支等反映劳苦大众的现实生活作品的引入,使版画的创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血肉相连,并伴随着左翼美术的思潮涌动在中国的战斗前线,它是中国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海也是当时中国新兴版画的中心,和中外版画艺术的交流中心;在抗战期间,版画又因其独特的技术既可就地取材创作,又复制方便真正以刻刀作为投向敌人的匕首,成为了战争时宣传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批作品更突出了时效性和真实性,版画技术在战争中变得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对战争残酷性的记录和军民鱼水情的描绘。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之时,版画家们又以极大地热情投入到了描绘、歌颂新中国的建设蓝图中。这在1998年吕蒙、黄准夫妇向上海美术馆捐赠的吕蒙版画作品,2001年王慕兰捐赠的沈柔坚版画作品,以及杨可扬、徐匡、杨涵、黎鲁这些老艺术家的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它们带着强烈时代的烙印,对于这类作品,上海美术馆还在对作品本身艺术、历史价值研究的基础上,加强了艺术家个案的研究。无论从历史价值还是近现代中国艺术史,他们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中国国画院官方网站】

北京中国国画院欢迎各界人士!     宗旨:诚信为本、以文会友,精诚合作、共享繁荣。 电话:01080502339    E_mail:whjarts@163.com   中国国画院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85-2080

中国画院院首页 | 留言建议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E_mail:whjarts@163.com     网站联系: QQ 116634223
中国国画院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85-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