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画院、中国人民大学画院联合主办的“温故探新——吴休八旬诗书画展”2012年8月24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本次展览涵盖了吴休创作的人物、山水、花鸟以及诗词书法共计80多幅作品,全面展出艺术家自五十年代至今的艺术创作成就。
吴休,1932年生于四川的书香世家,祖父是四川成都“诗童”社发起人之一,去世前是四川省文史馆研究员,对诗、文、书法都有较高的造诣;父亲亦擅诗能文。吴休从小生活在浓厚的传统文化艺术的氛围中,耳濡目染,对中华文化的瑰宝,诗、书、画、十分钟爱。吴休1961年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调入北京中国画院(现北京画院)为研究生,1964年毕业后留任专业画家,1984年任副院长,1992年退休。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老教授协会会员,美国太平洋路德大学客座教授,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美国中华文化艺术研究院顾问、新加坡第一文化中心顾问。
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吴休至今仍然坚持创作。几十年来,吴休以广博的学养、辛勤的劳作和不懈的求索,在诗、书、画、文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山水﹑花鸟﹑人物及书法﹑诗词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发表并获奖,并被国内外博物馆﹑美术馆等专业艺术机构收藏。曾在美国﹑日本﹑加拿大、 瑞士﹑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等国家及地区举办个人画展或联展,出版有《吴休诗书画选集》﹑《咏荷——吴休诗书画》﹑《吴休山水诗》﹑《齐鲁游踪》(诗词书法集)﹑《画余论丹青》(文集)等。
吴休:这应该是我第三次在北京画院举办展览了。此前曾经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两次,在北京画院举办过两次。再次举办画展心情当然非常高兴。和以往的展览不同,此次展览主要是“温故探新”,正如展示的那样,我的作品主要在北京画院第一二层两个展厅展出,一楼主要是“温故”,展出了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至七十年代创作的作品,主题以人物为主。二楼主要展示的“探新”部分,是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创作的山水、花鸟、书法、诗词,所以此次展览的主题是“温故探新——吴休的诗书画展”。
吴休:我们先看一楼展厅主要位置的两幅大画《拜年》和《毛主席在长辛店》。年画《拜年》创作于1958年左右,作品展示了在当时作为新鲜事物的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同样是新鲜事物的敬老院给老人拜年。在这幅画面里,有幼儿园阿姨、干部、炊事员、管理员,招待员,甚至还有乡长。他们的衣服崭新而朴素,色彩鲜艳红火。因为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所以在1958年,国家出台的第一项文化政策,就是大力提倡美术工作者们进行年画创作。比如现在非常出名的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和四川绵竹等等都是从当时兴起年画创作的。我当时在中央美院学习,响应国家政策,就在实习时参加下乡劳动,作品中的除了部分小朋友外,其他人物都有原型模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