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庆:吴先生希望我们都是叛徒
吴冠中对于学生从来不会约束或压制,他的教学凭两种方式,一是介绍前人的经验得失,二是着力启发。“在艺术中,在教学中,我坚决走中西杂交的路。这些同学原都是西洋画系的,我教过他们的是素描和油画,我在西画教学中掺杂中国传统绘画的因素,我总想藉西方的解剖刀来剖析中国的传统,想用传统的综合观来概括西方的繁琐铺陈。无论用油画、墨彩或别的任何工具,年轻的一代对中西融汇问题比我理解得更深刻,他们的成就或将或已经超出老师了。我属于摸石头过河的一代,他们属于建桥的一代了。”
王怀庆此次展出的是一张4米长的巨幅版画和两张油画,他所继承的是吴冠中把中国元素转化成中国的一种精神的原点,对于吴冠中的教学,王怀庆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说:“在二十一年前搞师生展的时候,吴先生就非常明确地提出反对学生像老师,为什么?他希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面貌,都能够在艺术道路上有自己的创新,这是他希望的,所以他希望他的学生都是叛徒,而不是效仿式,更不是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的,他绝对反对这种,这也是他的教学的理念,我们今天这么多学生把作品凑在一起办一个展览,也算是对老人家的一个汇报,让他判分。”
对于一个面貌各异的师生作品展,李大钧说:“吴冠中说他不是教技术,他教艺术,而且他主张学生的自主的创造,不是因循他的老师,所以他的学生也很自觉的把他们的绘画的形式、面貌还是和他的老师拉开距离,甚至在学生中有一种共识,觉得简单的模仿老师是他们的可耻,是他们不理解老师艺术主张的一种表现,所以你看到他的这些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面貌,可能在中国艺术大师的学生体系中也只有吴冠中的学生展览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同风貌的展览,当然尽管作品的形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艺术主张、艺术精神是比较相通的。”
吴冠中先生曾说,想念我,就来看我的画吧,我就活在我的画里。他也曾引用他的老师吴大羽先生的话,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