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位艺术家集结“苦瓜家园”纪念吴冠中逝世两周年-中国国画院业界新闻动态-中国国画院官方网站

Homepage

 
    中国国画院,是以书画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为主体的国家级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机构。 在国家文化部的正确领导下, 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查看全文>

———————————————————————

 

    王宏江,笔名王江,字杰玉,斋号春水斋,现任中国国画院院长、中国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书协会员、中国美协会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新加坡艺术院顾问、香港中华民族友好协会书画艺术委员会终身顾问、中国名人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长城魂当代诗书画协会高级顾问,曾担任大型国礼文献《永载中华—中华杰出文化艺术卷》编委会顾问、中国古文化艺术研究学会委员。<查看全文>
———————————————————————
 
    中国国画院京东展览馆位于北京东部,是一座集艺术展览、收藏、陈列、研究、交流、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览馆。作为中国国画院的下设机构,展馆坚决执行院委会的各项决策,并不断为画院争创效益。其主要任务是策划、组织、承办各种形式的书画
    艺术展览、学术研讨及美术交流活动等工作,是画院对外展示的重要平台。
    展馆占地面积1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多平方米。内部环境典雅,设施齐全,配备科学,为各种学术交流、展览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保障。
<查看全文>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站长

 
   
当前位置>中国国画院首页 Homepage>业界新闻
 
   

15位艺术家集结“苦瓜家园”纪念吴冠中逝世两周年

作者:刘倩 2012-06-27  来源: 雅昌艺术网

 

 

吴冠中的苦瓜精神

“苦瓜家园,苦难的家园,艺术的家园。……苦瓜藤上结苦瓜,瓜蔓连连自有家。一旦生在泥土上,一任风霜磨洗它。”这段话讲吴冠中先生1998年的作品《苦瓜家园》,吴冠中为《苦瓜家园》配文:“苦瓜藤上结的全是苦瓜,何必羡人家的甜瓜。安于苦瓜之家,苦瓜之族。但品种年年变,谁能估量苦瓜前景。”他的这种苦瓜精神在艺术教学上成就了不少艺术家,吴冠中先生1950年从法国回国后,先后在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作为艺术教育家,育人无数,硕果累累。

  1991年5月,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吴冠中师生作品展,并出版画册《吴冠中师生作品选》,吴冠中在前言中写道:“苦,苦学,苦练,这个集子里的同学们都是在苦涩的道路上成长,同属一条藤上的苦瓜。他们着根于污泥中,依靠土壤、水与肥,渐渐伸直干枝,熬过风霜,晚秋季节吐春蕾,但都已年近半百了。他们都下过扎实功夫,痛恶拔苗助长,踏踏实实走各自的路,明白自己的份量,我行我素地安于苦行脚的艺术旅程。”

  当时参展艺术家包括吴冠中王怀庆、刘巨德等13位艺术家,后来展览移至香港继续展出,那次展览让他的多位学生开始被艺术界所认可。百雅轩艺术中心总裁李大钧对雅昌艺术网说:“1991年的那次展览是吴先生主动提议发起的,因为那时候,他的社会影响已经很大了,但是他过去长期在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所教学的这些学生多数还是默默无闻,个别有一些社会影响,所以吴先生希望通过他的一次带动,好好提携一下他的学生,这是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善意情感的表达。”

21年后的又一次集结

  2012年6月25日,是吴冠中先生逝世两周年纪念日。为纪念老师,吴冠中的15位学生集结又在一起,在百雅轩艺术机构展出了“苦瓜家园——2012吴冠中师生作品展”。

  对于这21年之后的展览的意义,李大钧说:“今天这个展览,当然意义完全是不一样的,首先这个是一个吴冠中去世两周年的一个重要的纪念活动。实际上怎样搞吴先生的纪念活动呢?我们百雅轩包括和吴冠中的研究中心一直有在讨论,但是还是觉得最好的方式,纪念吴冠中最好的方式还是展出他的作品,因为吴先生说他没有离开,他就活在他的作品里边,想念他就来看他的作品,而且不仅仅是吴冠中的作品,我们觉得吴冠中的艺术思想,他的艺术体系,他的艺术精神,应该说在他去世这两年之后应该说还是可以看得更加清楚的。其中他的一个重要的作为一个艺术家,艺术教育家的一种传统,我觉得还是他的艺术品质。他这批重要的学生,王怀庆、刘巨德等等为代表的一批学生绝对是吴冠中艺术体系的一个组成的部分也好,一个延续也好,所以我想把吴先生和他的15个学生的作品组织在一起,让人们不仅能看到吴冠中的作品,也能看到他的学生的作品,而且这种方式也是他的学生,包括我们这样的一些有关系的,有关联的这批人们的一次思想的表达。”

  展览展出了吴冠中捐赠给国内外各公立美术馆绘画精品的复制品20幅,以及他的15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王怀庆、王秦生、卢新华、闫振铎、任景钦、刘巨德、刘永明、杜大恺、李木、李付元杨延文、林学明、赵士英、钟蜀珩、黄冠余的油画和水墨作品50幅。展览以吴冠中油彩作品“苦瓜家园”命名,苦瓜藤上结苦瓜,这个展览通过整体性、规模型的陈展,诠释吴冠中艺术体系的苦瓜精神,展览中,吴冠中的15位学生的作品包括油画、水墨、水粉、版画等,面貌各异,这也是吴冠中在教学中所坚持的,他从来不希望自己的学生与自己的创作有雷同,他倡导反叛。

 王怀庆:吴先生希望我们都是叛徒

  吴冠中对于学生从来不会约束或压制,他的教学凭两种方式,一是介绍前人的经验得失,二是着力启发。“在艺术中,在教学中,我坚决走中西杂交的路。这些同学原都是西洋画系的,我教过他们的是素描和油画,我在西画教学中掺杂中国传统绘画的因素,我总想藉西方的解剖刀来剖析中国的传统,想用传统的综合观来概括西方的繁琐铺陈。无论用油画、墨彩或别的任何工具,年轻的一代对中西融汇问题比我理解得更深刻,他们的成就或将或已经超出老师了。我属于摸石头过河的一代,他们属于建桥的一代了。”

  王怀庆此次展出的是一张4米长的巨幅版画和两张油画,他所继承的是吴冠中把中国元素转化成中国的一种精神的原点,对于吴冠中的教学,王怀庆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说:“在二十一年前搞师生展的时候,吴先生就非常明确地提出反对学生像老师,为什么?他希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面貌,都能够在艺术道路上有自己的创新,这是他希望的,所以他希望他的学生都是叛徒,而不是效仿式,更不是跟在老师后面亦步亦趋的,他绝对反对这种,这也是他的教学的理念,我们今天这么多学生把作品凑在一起办一个展览,也算是对老人家的一个汇报,让他判分。”

  对于一个面貌各异的师生作品展,李大钧说:“吴冠中说他不是教技术,他教艺术,而且他主张学生的自主的创造,不是因循他的老师,所以他的学生也很自觉的把他们的绘画的形式、面貌还是和他的老师拉开距离,甚至在学生中有一种共识,觉得简单的模仿老师是他们的可耻,是他们不理解老师艺术主张的一种表现,所以你看到他的这些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面貌,可能在中国艺术大师的学生体系中也只有吴冠中的学生展览是这样一个完全不同风貌的展览,当然尽管作品的形式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艺术主张、艺术精神是比较相通的。”

  吴冠中先生曾说,想念我,就来看我的画吧,我就活在我的画里。他也曾引用他的老师吴大羽先生的话,怀同样心愿者无别离。

 

 

【中国国画院官方网站】

北京中国国画院欢迎各界人士!     宗旨:诚信为本、以文会友,精诚合作、共享繁荣。 电话:01080502339    E_mail:whjarts@163.com   中国国画院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85-2080

中国画院院首页 | 留言建议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E_mail:whjarts@163.com     网站联系: QQ 116634223
中国国画院院版权所有  Copyright© 1985-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