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润格-作品价格-北京琉璃厂网权威认证-北京琉璃厂官方网站-画家-书法家-字画-书法-国画-人物-山水-花鸟-油画-版画-篆刻-年画-剪纸
_____   _  _   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范围 当前每平尺润格(元) 最高每平尺润格(元) 媒体关注度 升值潜力
2009年 558,398  ↑ +6% 940,056  ↑ +77% 100   10%

 

■/ 北京琉璃厂网  最新艺术家每平尺润格

   
   
   

558,398

 

   

润 格

  558,398
  540,000
  530,000
  520,000


510,000

 


 

吴冠中 个人简历: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随苏沸尔学校学习西洋美术史。吴冠中1950年秋返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曾出版过《吴冠中素描、色彩画选》、《吴冠中中国画选一辑》、《东寻西找集》、《吴冠中散文选》等。


Wu Guangzhong (Born 1919)
Born in 1919, Wu Guangzhong also named Tu, is a native of Yixing in Jiangsu province. He was originally an engineering student, yet upon his visit to Hangzhou National Art College headed by Lin Fengmian, he was immediately fascinated by the brilliance of art and devoted his life to it. Wu graduated from the Hangzhou National Art College in 1942 and became one of the best student of Lin. He went to France in 1947 and entered the ole Nationale Sup?ieure des Beaux Arts in Paris. After his return to China in 1950, he took a series of teaching post in various academies including the Central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Beijing, Qinghua University and Beijing Arts School. Wu has numerous publications including Kite with Unbroken String, On Coping Styles and Searching East and West. Wu is an energetic and creative artist who excels equally in oil and ink painting. For decades he has been exploring ways of reconciling the two traditions, and in his work shows a mutual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styles. His early works which depicted Jiangnan river houses as a major theme were highly poetic. Special emphasis was given to the mix and match of points, lines and surfaces in his composition. His outdoor landscapes are wonderfully conceived, involving selection of different vantage points as the artist seeks the subtle movements and serene presence of nature through painted forms.


吴冠中 个人年表:
2007年 88岁,水天中作《吴冠中和他的艺术》(《吴冠中全集》总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邓平祥作《素描写生—吴冠中艺术的感性之根和形式之源》(《吴冠中全集》第一卷分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徐虹作《从“写生”中寻找绘画形式美—吴冠中20世纪50—70年代的水彩和油画》(《吴冠中全集》第二卷分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贾方舟作《吴冠中油画的分期与艺术成就》(《吴冠中全集》第三卷分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殷双喜作《霜叶红于二月花—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吴冠中油画艺术》(《吴冠中全集》第四卷分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刘骁纯作《自然抽象观念的孕育和形成》(《吴冠中全集》第五卷分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刘巨德作《走向未知—吴冠中水墨画(1986—1990)艺术思想探微》(《吴冠中全集》第六卷分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柴宁作《风筝之线—谈1991—1996年吴冠中水墨画创作的抽象化》(《吴冠中全集》第七卷分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鲁虹作《水墨新曲—吴冠中1997—2006年水墨画研究》(《吴冠中全集》第八卷分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王林作《知识分子的天职是推翻成见—吴冠中写作生涯与艺术论争》(《吴冠中全集》第九卷分序,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2006年 87岁,1月,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百雅轩艺术沙龙承办的“吴冠中2005年新作展”在中国美术馆及百雅轩艺术沙龙展出,共展出水墨画42幅,书法18幅。

2月,吴冠中1946年参加公费留法考试的美术史试卷在南京陈之佛先生的女儿陈修范家中被发现。这份被陈之佛先生用毛笔抄录并批注为“(民国)三五年官费留学考试最优试卷”的考卷共有1700多字。

4月,“走进北大—吴冠中复制精品展”在北京大学百年学术讲堂举行。

5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在北京举行《吴冠中全集》编委会第四次工作会议。
为《吴冠中全集》的出版撰写自序《目送飞鸿》。

6月,英国美术评论家迈克·苏立文教授来北京访问吴冠中。

8月,经典代表作油画长卷《一九七四年长江》,水墨画《石榴》、《江村》无偿捐献给国家,珍藏于故宫博物院。27日,“吴冠中《一九七四年长江》等作品向国家无偿捐赠仪式暨吴冠中历年捐赠作品汇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太和门广场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故宫博物院承办,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上海美术馆、鲁迅博物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协办。此次展览在故宫博物院午门城楼展厅举行。同时举行“吴冠中历年捐赠作品汇展暨传统与创新·收藏与弘扬”国际学术研讨会。

9月6日,故宫博物院举办“吴冠中历年捐赠作品汇展—紫禁城里的东西方艺术对话”座谈会。

9月11日,中央电视台三套《文化访谈录》播出《奉献—故宫午门专访吴冠中》专题片。

11月,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百雅轩画廊承办的“走进京师—吴冠中版画暨2006年新作展”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12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吴冠中2006年新作展”,同时举行“吴冠中艺术教育”学术研讨会。

12月24日至2007年1月24日,“吴冠中2006年新作展”在百雅轩画廊举行。

香港中文大学授予吴冠中“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12月27日,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专程到北京,向吴冠中颁发荣誉证书。

广西美术出版社和百雅轩艺术沙龙联合出版《吴冠中2005年作品年鉴》。

文汇出版社出版文集《横站生涯五十年》。

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吴冠中文集》之《画里阴晴》、《文心独白》卷。

故宫博物院紫禁城出版社出版大型画册《吴冠中捐赠作品汇集》(收录吴冠中历年向国家和各种公立机构捐赠的经典作品近百幅)。

中华书局出版《皓首学术随笔—吴冠中》。

百雅轩画廊和紫禁城出版社联合出版《吴冠中2006年作品年鉴》。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世界名画家—吴冠中》。
2005年 86岁,1月,《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被中国出版集团选编入《中国文库》。

5月,水墨画《黄土高原》在北京“2005年中国荣宝斋春季拍卖会”上,以人民币1870万元成交。此幅于1987年创作的《黄土高原》,是吴冠中代表作品,曾多次参加海内外展览,1997年于台湾高雄市山美术馆展出后,留赠山美术馆收藏。两年后,山美术馆以270万港币拍卖售出,在海外被辗转收藏,2005年初进入国内艺术品市场。

5月下旬,患病,入住北京医院治疗。

6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启动《吴冠中全集》编撰工作,在北京举行《吴冠中全集》编委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6月中旬,康复出院。

9月,上海美术馆举办“吴冠中艺术回顾展”,展出作品96幅,大部分是近十年的新作。同时出版大型画册。赴上海参加画展开幕活动,向上海美术馆捐赠六幅精选作品。
湖南美术出版社在张家界举行《吴冠中全集》编委会第二次工作会议。
11月,丈二幅水墨画《鹦鹉天堂》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公司“2005年秋季拍卖会”上以人民币3025万元成交。此幅于1988年创作的巨作曾在美国、日本展出,先被海外收藏家收藏,后转为国内某企业集团的藏品。本次拍卖的买家是印尼收藏家建在新加坡的“吴冠中美术馆”。

12月,湖南美术出版社在北京举行《吴冠中全集》编委会第三次工作会议。

本年创作《晚香》、《自家江山》、《遗忘之花》、《孤峰夕照》、《脂粉世家》、《梧桐入秋》、《枣树》、《黑蜻蜓》等六十余幅水墨画,书写汉字三十余幅。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文集《画外文思》。

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

袁运甫作《吴冠中艺术的民族心、中国情—衷心祝贺吴冠中先生画展在上海开幕》(《吴冠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许江作《简远高人意,毫端通境逼—浅谈吴冠中先生绘画》(《吴冠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殷双喜作《内心的风景—吴冠中艺术略论》(《吴冠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江梅作《“吴冠中艺术回顾展”策展报告》(《吴冠中》,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石建邦作《彩面朝天—吴冠中的世界》(上海画报出版社,2005年)。
2004年 85岁,1月,完成自传《我负丹青》。

2月,三十年前所作油画长卷《一九七四年长江》在家中被重新发现。

6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美术馆、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万达集团和文化部华瀚国际文化发展公司等单位发起举办的“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国际巡回展首站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拉开帷幕。

6月中,患病,入住北京医院治疗。

北京紫禁城天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中华世纪坛举办“吴冠中《一九七四年长江》油画长卷特展”,同时出版同名专辑画册。

7月,“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展览移至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同时出版同名画册。

8月,康复出院。

11月,被收藏的油画《北京雪》在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上以人民币390万元成交,再创中国油画画价最高纪录。

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文集《画外音》。

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文集《短笛无腔》。

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中国油画十家·吴冠中》。

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2002~2003年作品年鉴》。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

贾方舟作《水墨行程三十年》(《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刘巨德作《彩色雨》(《情感·创新—吴冠中水墨里程》,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2003年 84岁,1月,患病,入住北京医院治疗。

3月,康复出院,开始考虑写回忆录或自传。

10月,印尼收藏家郭瑞腾在新加坡建立的“吴冠中美术馆”落成开幕,同时举办“此岸·彼岸—吴冠中艺术50年经典回顾”,并出版同名画册。

12月,接受中国文化部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香港一画廊举办“吴冠中小幅精品展”,同时出版《吴冠中近作集》。

本年创作油画二十余幅,八尺幅水墨画《白发之花》等。

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2001年作品年鉴》和“吴冠中美文美画系列”:《朱墨春山》、《山水屐痕》、《又见巴黎》、《望尽天涯路》。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作品收藏集》。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四卷本画集《生命的风景—吴冠中艺术专集》。

桑尼雅·保明戈尔作《新世纪的吴冠中》(《吴冠中近作集》,香港一画廊,2003年)。
2002年 83岁,3月,赴香港,参加香港艺术馆举办的“无涯惟智—吴冠中艺术里程”画展开幕活动,展出自1960年以来各时期代表作品124幅。同时出版同名大型画册。向香港艺术馆捐赠十幅精选作品。应香港艺术馆邀请示范写生维多利亚海港。

获选为法兰西学士院艺术院(Academie des Beaux—Arts de I’Institut de Fance)通讯院士(Correspondant),成为全球获此崇高荣誉的首位中国人。

4月,在北京同仁医院做眼睛白内障治疗手术。

10月,赴陕西省考察自然林保护工程。

12月,访问云南省边境地区。

本年创作油画十余幅、水墨画三十余幅。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吴冠中速写意境》。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文集《画里画外》。

台湾脸谱出版社出版《吴冠中速写意境》。

台湾未来书城出版画论集《吴冠中画中心情》。

何燕屏作《大自然之子·吴冠中印象》(《吴冠中速写意境》,台湾脸谱出版社,2002年)。

黑马作《感悟的灵光》(《吴冠中速写意境》,台湾脸谱出版社,2002年)。

水天中作《“全球化”浪潮中看吴冠中》(《无涯惟智—吴冠中艺术里程》,香港艺术馆,2002年)。

朱锦鸾作《嬗变的纪实:吴冠中其人其艺》(《无涯惟智—吴冠中艺术里程》,香港艺术馆, 2002年)。
2001年 82岁,6月,与李政道博士共同主持的大型展览“艺术与科学”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10月,赴安徽写生。

11月,访问海南省。

本年创作油画十余幅,水墨画七十余幅。

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素描集》和《吴冠中2000年作品年鉴》。

华夏出版社出版《亦文亦画书系·吴冠中集》。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名家画北京·吴冠中》。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吴冠中词典》。

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文集《移步换形》。

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文集《吴冠中人生小品》。
2000年 81岁,4月,赴江苏、浙江写生。

7月,《文艺报》发表了题为“我就这么想,这么说,这么做”的吴冠中访谈录,回答了该报记者的各种问题,大多涉及国内报刊近期的种种批评。

10月,去南京参加全国图书节,为《吴冠中谈美·新作本》和《吴冠中画韵美文·珍藏本》首发签名。应南京艺术学院邀请作学术报告《从“笔墨等于零”谈起》。

本年创作油画十余幅,水墨画五十余幅。

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国名画家精品集—吴冠中》。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吴冠中画韵美文·珍藏本》。

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谈艺文集《吴冠中谈美·新作本》。
1999年 80岁,4月,“吴冠中师生坝上采风摄影展”在北京举行。

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1999吴冠中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90年代的新作84幅。广西美术出版社同时出版同名大型画集《1999吴冠中艺术展作品集》和研究论文集《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集》。在画展开幕式上,吴冠中向国家捐赠十幅精选作品。近百名国内外学者和美术家出席了同时举办的“吴冠中艺术学术研讨会”。

本年创作油画《春归何处》,水墨画《墙上姻亲》、《四合院》、《人之家》等二十余幅。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文集《艺海浮沉》。

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二十世纪中国大师画论书系·吴冠中画论》。

吉林摄影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温馨何处》。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画外话·吴冠中卷》。

水天中作《霜林晚晴》(《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刘骁纯作《吴冠中的大水墨画》(《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刘建作《吴冠中的绘画艺术》(《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曹小鸥作《吴家粉本—记吴冠中先生》(《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原载《光明日报》)。

刘光明作《独创与超越—吴冠中美术创作理论评述》(《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原载《光明日报》)。

王怀庆作《画家,两个字里的故事》(《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翟墨作《彩虹人生—吴冠中画传》(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王朝闻作《意先于笔》(《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原载《文艺报》月刊)。

袁运甫作《我所认识的吴冠中及绘画》(《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原载《光明日报》)。

何冰、段薇作《吴冠中图式分析》(《论吴冠中—吴冠中研究文集》,广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1998年 79岁,3月,巴黎国际艺术城举办“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特邀吴冠中参展及出席开幕式。

访问西班牙和荷兰。

8月,率老学生赴河北坝上写生。

11月,参加中国油画学会等单位主办的“当代中国山水·油画风景展”。

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文集《生命的风景》。

文汇出版社出版三卷本《吴冠中文集》。

本年创作丈二幅水墨画《根扎南国》、《逍遥游》、《母土青草》、《高粱》、《沧桑之变》,创作油画《苦瓜家园》、《黄河》、《咆哮》、《沉浮》、《恶之花》、《舴艋舟》、《月如钩》、《羊圈》、《怀乡》、《落户草原》、《崂山松石》、《弃舟》等二十余幅。
1997年 78岁,5月,赴台湾出席由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等主办的“吴冠中画展”开幕式。向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捐赠巨幅水墨画《巫峡魂》。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出版《吴冠中画展图录》。此画展7月移至高雄山美术馆续展。向山美术馆捐赠大幅水墨画《黄土高原》。

9月,赴加拿大出席由加拿大保护中国文物基金会主办的“中国二十世纪名家画展”开幕式。该展在多伦多、温哥华、渥太华巡回展出。

10月,上海文汇报艺术有限公司印刷吴冠中签名油画《夜咖啡》78张,全部售罄。

11月,文章《笔墨等于零》在北京《中国文化报》发表。

本年创作丈二幅水墨画《都市之夜》、《海风》、《老重庆》、《张家界》、《黄河》、《夕照华山》、《墙上秋色》、《荷塘》、《母土春秋》,及油画《红莲》、《水巷》、《故宅》等。

陕西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画名家作品精选》,选入吴冠中新作36幅。

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线描》。

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文选《美丑缘》。

学林出版社出版吴冠中文选《沧桑入画》。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当代速写精粹—吴冠中专集》。

台湾山美术馆出版画册《吴冠中—中国当代艺术选集(1)》。

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名家翰墨·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21—吴冠中/故城》、《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22—吴冠中/伴侣》。

黄苗子作《脱却樊笼奋翅飞—吴冠中的突破》(《名家翰墨·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22—吴冠中/伴侣》,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陈玉珍作《风筝不断线—吴冠中之于中国现代水墨的新发展》(《吴冠中画展图录》,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1997年)。
熊秉明作《不息地向前》(《吴冠中—中国当代艺术选集(1)》,台湾山美术馆,1997年)。

邵大箴作《中国艺术土壤上的新品种》(《吴冠中—中国当代艺术选集(1)》,台湾山美术馆,1997年)。

林铨居作《不断线的风筝》(《吴冠中—中国当代艺术选集(1)》,台湾山美术馆,1997年)。

华天雪作《在古今中外的交汇点上—吴冠中论》(《吴冠中—中国当代艺术选集(1)》,台湾山美术馆,1997年)。

黄春秀作《吴冠中绘画里生命的流动》(《吴冠中画展图录》,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1997年)。

庄素娥作《从“形式”谈吴冠中的创作观》(《吴冠中画展图录》,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1997年)。

胡懿勋作《吴冠中的创作观察与作品鉴赏举隅》(《吴冠中画展图录》,中国台湾历史博物馆,1997年)。

翟墨作《圆了彩虹—吴冠中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996年 77岁,5月,参加李政道博士主持的“科学与艺术学术研讨会”,并因之创作抽象画《简单·复杂》。

9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对上海朵云轩及香港永成古玩拍卖公司拍卖署名吴冠中的《毛泽东肖像—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伪作案,作出终审判决,原告吴冠中胜诉。

10月,香港一画廊举办“吴冠中小幅作品展”,同时出版大型画集《吴冠中画选’60—’90》。

11月,赴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参加“吴冠中画展”开幕活动,同时出版大型画集《吴冠中精品选集》。

本年创作《荷塘春秋》、《红蜻蜓》、《遗忘的雪》、《点线迎春》、《古韵新腔》系列等四十余幅油画,《围城》、《忆江南》、《书画缘》、《老树丛林》、《新城》等四十余幅水墨画。

在龙潭湖附近,购得一处近六十平方米的画室。此后数年间,在此画室创作十余幅丈二幅水墨画和数十幅大幅油画。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绘画艺术与技法》。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我读〈石涛画语录〉》。

水天中作《吴冠中—中国艺术转折期的探索者》(《吴冠中精品选集》,新加坡艺达作坊,1996年)。

贾方舟作《巨匠与中国名画—吴冠中》(台湾麦克公司,1996年)。
1995年 76岁,1月,在《光明日报》发表关于假画侵权案的长篇文章《黄金万两付官司》。

6月,获法国轩尼诗公司授予的“1995轩尼诗创意和成就奖”。

9月28日,中国首例假画侵权案由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结案,吴冠中胜诉。被告不服判决,上诉。

10月,赴香港出席由香港市政局和香港艺术馆举办的“虚白斋国际研讨会及二十世纪中国绘画展览”。该活动包括一个研讨会和三个展览,主题展为“二十世纪中国绘画—传统与创新”,专题展为“澄怀古道—黄宾虹”和“叛逆的师承—吴冠中”。向香港艺术馆捐赠巨幅水墨画《瀑布》。

11月,中国油画学会在北京成立,被推选为学会名誉主席。

本年创作油画及水墨画四十余幅。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文集《吴冠中谈艺集》。

外文出版社出版画集《寰宇觅知音—吴冠中九十年代作品选》(中、英、法三种文本)。

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画外音—吴冠中散文选》(上、下册)。

香港艺术馆出版画集《叛逆的师承—吴冠中》。

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名家翰墨·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12—吴冠中/寻故人》、《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13—吴冠中/情结》。

贾方舟作《色色空空,渐臻化境》(《寰宇觅知音—吴冠中九十年代作品选》,外文出版社,1995年)。

水天中作《吴冠中和他的水墨画》(《叛逆的师承—吴冠中》,香港艺术馆,1995年)。

朱锦鸾作《从解体到结体—吴冠中的树景》(《叛逆的师承—吴冠中》,香港艺术馆,1995年)。

梅利柯恩作《有一个中国奇迹:绘画的文艺复兴》(英国《先驱论坛报》,1995年)。
1994年 75岁,3月,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

4月18日,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庭开庭审理伪画案没有结案,吴以侵犯著作权为由第二次起诉。

5月,随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问芬兰、瑞典、挪威、丹麦及比利时。

9月,访问印度尼西亚并写生。

回北京后,创作北欧、印尼及国内题材油画四十余幅,创作丈二幅水墨画《苏醒》。

11月,新加坡斯民艺苑和香港一画廊在香港亚洲艺术博览会举办“天南地北风情—吴冠中”画展,同时出版同名画集。

12月,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开庭审理假画侵犯吴冠中著作权案,未作出判决。
1993年 74岁,5月,赴新加坡参加新加坡文物馆与斯民艺苑举办的“吴冠中四十年速写展”开幕活动,同时出版《吴冠中速写集》。

11月,赴法国出席巴黎市立塞纽奇博物馆举办的“当代中国画家—吴冠中水墨新作、油画及素描” 画展开幕式,同时出版同名画集。向塞纽奇博物馆捐赠水墨画《竹林与水田》。巴黎市政府授予吴冠中“巴黎市金勋章”。

新加坡斯民艺苑和香港一画廊在香港亚洲艺术博览会香港展览会举办“东方情思—吴冠中画展”,并出版同名画集。

11月30日,委托中央工艺美院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起诉书,状告上海朵云轩和香港永成古玩拍卖公司拍卖假冒吴冠中名义的伪作《毛泽东肖像—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侵犯姓名权和名誉权。

本年创作油画十余幅,水墨画四十余幅。

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吴冠中散文选》。

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台湾锦绣文化企业联合出版大型画册《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吴冠中》。

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随笔集《画中思》。

东方出版社出版文集《望尽天涯路》。

玛莉·戴莱士·波波作《成功地融会了两种文化》(《当代中国画家—吴冠中水墨新作、油画及素描》,巴黎塞纽奇博物馆、艺达作坊联合出版,1993年)。

翟墨作《天堂梦寻》(《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吴冠中》,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台湾锦绣文化企业联合出版,1993年)。
1992年 73岁,1月,新加坡文物馆和斯民艺苑举办“夕照看人体—吴冠中人体画展”,同时出版同名大型画册。

3月12日,新华社在北京为吴冠中在大英博物馆举办画展举行新闻发布会。次日赴香港参加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中华书局、新加坡斯民艺苑联合主办的“九十年代的吴冠中”展览开幕式,并做学术演讲。

3月15日,赴英国伦敦参加大英博物馆主办的“吴冠中—一个20世纪的中国画家”画展开幕式,同名大型画册同时出版。英国BBC电视台拍摄了同名专题片。向大英博物馆捐赠巨幅水墨画《小鸟天堂》。在英国北部和南部地区写生。

文章《笔墨等于零》在香港《明报月刊》第3期发表。

5月,在北京创作以英国风景为题材的油画。

7月,台湾新光三越百货公司、新加坡斯民艺苑、台湾隔山画馆联合主办“谁看白首起舞—吴冠中画展”,国风出版社同时出版同名画集。

8月,“谁看白首起舞—吴冠中画展”移至高雄市继续展出。

9月,应中央电视台之邀赴家乡江苏宜兴及吴县、甪直、光福、周庄等地拍摄吴冠中专题片《生命的风景》。

11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中国新华社、新华社书画院和日本东京三越百货店于东京举办“吴冠中画展”,同时出版《东寻西找新航道—吴冠中作品集》。赴东京参加开幕活动,并到九州等地写生。展览期间,日本NHK电视台拍摄、播放了吴冠中专题片。

香港一画廊举办“吴冠中新作观摩展”,同时出版《吴冠中 ,92新作选》册页。

12月,捐出水墨画《峨眉劲松》,由香港翰墨轩义卖,所得港币30万元悉数购买《名家翰墨》1992年全年杂志,无偿赠送150家中国高等院校图书馆。

本年创作油画十余幅,水墨画六十余幅。

东方出版社、香港建筑与城市出版公司联合出版大型画册《吴冠中自选画集》。

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出版文集《望尽天涯路》。

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出版《吴冠中散文选》。

新加坡八方文化企业公司出版《艺途春秋—吴冠中文选》。

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出版画集《九十年代的吴冠中》。

水天中作《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吴冠中》(《夕照看人体—吴冠中》,新加坡艺达作坊,1992年)。

郎绍君作《生命的吟唱—吴冠中裸体绘画及其他》(《夕照看人体—吴冠中》,新加坡艺达作坊,1992年)。

陶咏白作《看吴冠中画人体》(《夕照看人体—吴冠中》,新加坡艺达作坊,1992年)。

文楼作《90年代的吴冠中》(前言)(《九十年代的吴冠中》,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1992年)。

梅利柯恩作《开辟通往中国新航道的画家》(英国《先驱论坛报》,1992年4月4日~5日)。

李霖灿作《通古今之变成中西之美》(《谁看白首起舞—吴冠中画集》,台湾国风出版社,1992年)。

高美庆作《吴冠中的绘画艺术》(《吴冠中—一个20世纪的中国画家》,大英博物馆,1992年)。

平山郁夫作《吴冠中先生画集前言》(《东寻西找新航道—吴冠中作品集》,日本艺术新闻社,1992年)。

针生一郎作《吴冠中绘画道路的意义》(《东寻西找新航道—吴冠中作品集》,日本艺术新闻社,1992年)。
1991年 72岁,3月,妻朱碧琴患病住院,为此暂停作画。

4月,荣宝斋出版《吴冠中山水画谱》。

5月,“吴冠中师生展”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同时出版画册《吴冠中师生作品选》。

7月,在法国驻华大使馆接受法国文化部颁发的“法国文化艺术最高勋位”。法国文化部长杰克·朗在给吴冠中的贺信中说:“法国人民通过你的作品了解、喜爱中国,此项荣誉授予对文化做出创造性贡献或对法国及世界文艺有光辉贡献者。”

8月,中国南方数省遭受洪涝灾害,吴冠中献出曾在国内外多次展出的精品水墨画《老墙》(1986年作),委托新华社书画院投标义卖,所得50万港币全部捐赠灾区人民。

8月,林风眠病逝于香港,撰文痛悼林先生。

9月,整理家中所存画作,进行精选,凡不满意者一律淘汰,共忍痛烧毁油画、水墨、水彩等大小作品二百余幅。

10月,赴太行山写生,中国中央电视台派摄制组随行拍摄写生实况。

11月,赴香港参加“吴冠中眼中的香港”画展开幕式,同时出版同名画集。

被收藏的水墨画《交河故城》在苏富比秋季拍卖中以260万港币售出,再创中国在世画家最高画价新纪录。

本年创作油画二十余幅,水墨画四十余幅。

在北京方庄小区购得一公寓,以最大的14平方米主卧室作画室。

新加坡PG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画集》。

香港翰墨轩出版公司出版《名家翰墨22期— 吴冠中鉴定特集》。

香港繁荣出版社出版《吴冠中文集》。

刘骁纯作《吴冠中与林风眠》(《文艺研究》,1991年第4期)。

贾方舟作《吴冠中的艺术观》(《文艺研究》,1991年第4期)。

莫一点作《吴冠中的画》(《吴冠中眼中的香港》,香港土地发展公司,1991年)。

陶咏白作《“吴冠中热”中寻吴冠中的路》(《名家翰墨》22期“吴冠中鉴定特集”,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方毓仁作《浅谈吴冠中与传统》(《名家翰墨》22期“吴冠中鉴定特集”,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黎朗作《吴冠中与中国传统》(《名家翰墨》22期“吴冠中鉴定特集”,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1990年 71岁,2月至3月,应香港“敏求精舍”邀请偕夫人到香港讲学。

3月,油画《巴黎蒙马特》在佳士得春季拍卖中以104万港币售出,开创了中国油画画价的最高纪录。

4月至5月,香港万玉堂画廊在新加坡、台湾、香港举办“吴冠中—行到水源处”巡回画展,同时出版同名大型画册。

4月,中央美术学院邀请吴冠中为该校师生作学术报告,题为“我们的路”。《美术》杂志9月号发表了报告的第二、第三两部分。

5月,偕夫人赴新加坡参加“吴冠中水彩水粉画展”开幕式,同时出版同名画集。在此期间,新加坡电视台以“风筝不断线”为题拍摄介绍吴冠中艺术的专题片,此片在7月份《星期二特写》节目中播出。

6月,香港国际性书画鉴赏刊物《名家翰墨》出版“吴冠中专号”。

7月,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副团长,赴泰国参加《中国当代美术家画传》发行仪式,并参加“中国当代美术家联展”。

在泰国写生。

8月至9月,在北京创作人体油画、水墨及速写数十幅。

11月至12月,应香港土地发展公司邀请偕夫人至香港写生,为“吴冠中眼中的香港”专题画展做准备。

12月,“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巡回展在美国最后一站底特律博物馆展出结束。

本年创作油画二十余幅,水墨画六十余幅。

外文出版社与四川美术出版社联合出版《吴冠中画集》(中、英文版)。

台湾远行出版社出版文集《要艺术不要命》。

韩国汉城玄画廊举办“吴冠中画展”并出版画册。

台北艺术家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画集》。

香港捷风企业公司出版《吴冠中画集》。

邵大箴作《融合中西,开拓新路》(《吴冠中画集》,香港捷风企业公司,1990年)。

张仃作《中国绘画的革新家吴冠中》(《吴冠中画集》,四川美术出版社、外文出版社联合出版,1990年)。

刘国松作《有胆识的创造者—吴冠中》(《名家翰墨》2期“吴冠中专号”,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陈德曦作《画坛先驱吴冠中》(《名家翰墨》2期“吴冠中专号”,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小方作《吴冠中二三事》(《名家翰墨》2期“吴冠中专号”,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郑为作《吴冠中和他的〈重庆江城图〉》(《名家翰墨》2期“吴冠中专号”,香港翰墨轩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
1989年 70岁,1月,为北京贵宾楼饭店作巨幅油画《雪山》。

2月,创作丈二幅水墨画《小鸟天堂》(此画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3月至4月,应日本西武百货店社长山崎光雄的邀请,偕夫人赴巴黎写生。

5月,在北京完成以巴黎为题材的油画、水墨画四十余幅。

香港万玉堂画廊举办“万紫千红—吴冠中画展”,同时出版同名画集。

被收藏的水墨画《高昌遗址》在苏富比春季拍卖中,以187万港币售出,开创了中国在世画家国际画价的最高纪录。

6月,偕夫人赴美国旧金山参加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主办的“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画展开幕式。此展在旧金山、伯明翰、堪萨斯、圣约翰、底特律等地博物馆巡回展出,历时一年半。同时出版大型画册《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该画册由苏立文、李铸晋、高居翰、理察·班赫特等美、英专家教授撰文评论。

在美国写生。

9月,赴日本东京参加“吴冠中画巴黎画展”开幕式,同时出版画册《吴冠中巴黎叙情》。

10月,赴山西河曲黄土高原写生,归来作黄土系列油画和水墨多幅。

11月,参加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举办的“林风眠艺术研讨会”。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自选文集《吴冠中文集》。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中国当代美术家系列画集)》。

熊秉明作《访问吴冠中》(《吴冠中(中国当代美术家系列画集)》,四川美术出版社,1989年)。

苏立文作《吴冠中人生、思想及艺术评析》(《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1989年)。

高居翰、曹星原作《吴冠中绘画风格与技法》(《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1989年)。

理察·班赫特作《吴冠中之历程》(《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1989年)。

李铸晋作《吴冠中的艺术发展与理论基础》(《吴冠中—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美国旧金山中华文化基金会,1989年)。

高美庆作《东寻西找,允执阙中》(《万紫千红—吴冠中画集》,香港万玉堂,1989年)。
1988年 69岁,2月,偕夫人赴新加坡参加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及南洋艺术学院主办的“吴冠中画展”开幕式,同时出版《吴冠中画展画册》。向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捐赠大幅水墨画《松与瀑》。在新加坡写生。

5月,创作丈二幅水墨画《鹦鹉天堂》。

6月,为北京饭店创作巨幅水墨画《清、奇、古、怪》(汉柏)(300cm×1500cm)。

10月,偕夫人赴东京参加西武百货店画廊与北京荣宝斋主办的“现代中国绘画巨匠—吴冠中画展”开幕式,同时出版《吴冠中画集》。

12月,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赴澳门举办“北京风光画展”并讲学。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艺术论文集《吴冠中绘画形式分析》。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速写集》。
1987年 68岁,3月,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第一届水墨画展”。

作品参加日本东京“亚洲美术展”。

4月至5月,赴浙江天台山写生。

6月,作为中国画家代表赴印度举办“中国当代油画展”,并在印度写生。

9月,偕夫人参加香港艺术中心主办的“吴冠中回顾展”开幕式,同时出版《吴冠中回顾展画册》。

回北京后,创作油画《旅途》、《印度妇女》、《山城鱼池》、《高原窑洞》、《茶场》、《山水怀里》、《西湖断桥》,水墨画《崂山松石》、《再绘高昌》(《高昌遗址》之二)、《黄土高原》、《松林》、《榕树与海》、《荷塘》等。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文集《谁家粉本》。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国画选》(第四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画集》。

香港德艺艺术公司出版《吴冠中画集》。

香港美术书社出版《吴冠中画选》。

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画集》。

熊秉明作《画幸福的画家(代序)》(《吴冠中画集》,香港德艺艺术公司,1987年)。

邹德侬作《油彩水墨转轮来》(《吴冠中画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1986年 67岁,应香港中文大学及《明报》邀请,参加在香港举行的“现代中国画展”及研讨会。
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毕业考试校外评委。

以中国东方美术交流代表团团长身份,赴日本京都参加“国际交流联合绘画展”。

到山西吕梁山区写生。

到福建鼓浪屿写生。

为全国政协礼堂创作丈六幅水墨画《九寨沟》。

作品参加北京“国际艺苑第二届油画展”。

在家创作水墨画《朱墨春山》、《山》、《瀑布》(丈二幅)、《老墙》、《春秋》、《阿尔泰山村》、《黄河东去》、《山高水长》、《长城》(立幅)等。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画册》。

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画集》。

张仃作《吴冠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吴冠中画集》,河北美术出版社,1986年)。
1985年 66岁,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2月,应邀参加香港艺术节“认识现代中国画展”及研讨会。

4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吴冠中新作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出近年创作的具有抽象意味的作品,如水墨画《块垒》、《松魂》、《峭壁》、《汉柏》、《溶洞》、《葛洲坝》等。

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和安徽美协在安徽泾县举办的“油画研讨会”,作了激动人心的发言,称此次会议是中国油画界的“泾县起义”。

5月,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夏,到吉林长白山写生。秋,到江苏昆山、四川九寨沟等地写生。

回北京后创作油画《鱼乐》、《白桦》、《竹林》、《中流》、《瀑布》、《家》、《鲁迅乡土》、《江南村镇》、《彩山》、《江南早春》、《大佛》、《寒林》、《雨后丛林》等。

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退休。

作品参加日本冈山博物馆“中国现代绘画名作展”。

作品参加北京“八十年代中国画展”。

作品参加中国“深圳艺术节展”。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文集《风筝不断线》。

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国画选》(第三辑)。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画集》。
1984年 65岁,任“第六届全国美展”评委,在沈阳参加油画作品评选。

到山西五台山、黄河壶口、黄河古渡及河南龙门石窟写生。过长江三峡,到四川乐山、大足及乌江等地写生。回北京后创作水墨画《咆哮》、《巫峡魂》(丈二幅)、《乌江人家》、《神女在望》、《葛洲坝》、《大江东去》、《松魂》、《白皮松》等。

作品参加在日本福冈、金泽、札幌、名古屋等地举办的“现代中国洋画展”。

作品参加在美国旧金山、纽约、伯明翰等城市举办的“现代中国画展”。

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天南地北》。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吴冠中国画选》(第二辑)。

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画集》。
1983年 64岁,10月,《红旗》杂志发表《思想战线不能搞精神污染》文章,全国理论界、文艺界开展清除“精神污染”活动。

中国美协江苏分会与江苏美术馆主办“吴冠中作品展”。

参加中国美协北京分会主办的“八十年代中国画展”。

到江苏、浙江及黄山写生。

到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写生,参加火把节。

在家创作丈二幅水墨画《汉柏》和《狮子林》。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素描选》。
1982年 63岁,9月,江丰在中国美协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批判美术界的自由化倾向,并提出“现在有人把竭力鼓吹西方现代派腐朽美术而蔑视我们革命美术的某个画家看做旗帜”,“其作用在于干扰我们社会主义美术的发展方向”。

2月,从非洲回国。在巴黎转机,停留三天,与同窗好友朱德群、熊秉明及赵无极会晤。

到浙江乌镇、石塘渔港等地写生。

到陕西追寻古迹写生。

为北京中国剧院作巨幅油画《井冈山》。

作品参加日本东京“现代中国画展”、法国春季沙龙的“人民中国的美术”展览。

由前海北沿大杂院迁入劲松小区居民楼,居住条件始得改善,终于有了一间11平方米的画室。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吴冠中国画选》(第一辑)。

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文集《东寻西找集》。
1981年 62岁,年初,江丰在全国美术工作会议上讲话,明确表示不赞成、不提倡抽象派之类的现代派艺术,认为它们在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前途。8月,江丰在青年油画工作者创作座谈会上讲话,认为对“内容决定形式”的否定是堕落的欧美抽象派理论,将使我们的美术向资产阶级自由化蜕化。

是年春,北京市美协分会主办“吴冠中新作展”。

文章《内容决定形式?》在《美术》杂志1981年第3期发表,继续激化美术界的大讨论。

到故乡宜兴写生,作油画《故乡桥》、《故乡小巷》、《老墙》等。回北京后,创作水墨画《故乡》、《桑园》、《双燕》等。

夏至秋赴新疆讲学、写生;创作油画《新疆农家》、《白桦林》,水墨画《大漠》、《新疆白桦林》、《高昌遗址》、《交河故城》等。

到京郊十渡写生,创作水墨画《渡河》等。

是年冬,以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身份赴西非尼日利亚、塞拉利昂、马里访问,同行艺术家有詹建俊、刘焕章。
1980年 6l岁,春,为北京香山饭店作水墨画《长城》。

与研究生钟蜀珩带领中央工艺美院学生到苏州写生,作油画《水上人家》、《水乡》、《江南人家》等。

到山东曲阜、泰山和浙江舟山群岛及普陀山写生,作油画《渔港》、《渔船》,水墨画《泰山五大夫松》、《普陀山》等。

秋,赴贵州原始森林写生,作油画《侗家村寨》、《贵州锦屏山林》、《清水江上》等。

3月,在《美术》杂志发表文章《造型艺术离不开人体美的研究》,强调指出人体美是造型艺术天经地义的基本功。

10月,在《美术》杂志发表《关于抽象美》,以自己的艺术实践阐述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此文在美术界引起一场大的辩论。
1979年 60岁,3月,参加北京油画家自发组织的艺术社团“北京油画研究会”。应邀到重庆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讲学,讲学之余率美术系老师们到大巴山及大足等地写生。

4月,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吴冠中绘画作品展”,展出作品120幅。北京展出结束后被邀请到湖北、湖南、浙江、江苏、广东、广西、山西、辽宁等省巡回展出,并应邀随展往各地讲座。

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巨幅油画《长江三峡》。

为首都机场作巨幅油画《北国风光》。

5月,在《美术》杂志(1979年第5期)发表文章《绘画的形式美》,这是冲破了几十年的艺术禁区,最早公开谈形式问题的文章,在美术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是年秋,应邀到长沙为人民大会堂湖南厅大幅风景湘绣作画稿。在湖南写生,意外发现人迹罕至的张家界,并撰文盛赞张家界,张家界由此出名。

11月,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画选》。

山东省第一轻工业科学研究所出版《吴冠中彩画素描选》。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油画写生》。
1978年 59岁,3月,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举办“吴冠中作品展”,这是他回国后首次个人作品展,展览期间为师生做《在绘画实践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体会》学术演讲,听众近千人。稍后,中国美协贵州分会也举办了此展。

春,对来华展出的“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提出批评:“在追求现代化的今天,给我们看蒸汽机时代的蹩脚货。”

7月,在给学生的信中提出“为打垮保守势力,创造新风格的美术解放战争的光明前途感到信心百倍”。

到云南昆明、西双版纳及大理等地写生。

应鲁迅博物馆邀请赴绍兴写生,返京后为鲁迅博物馆作巨幅油画《鲁迅故乡》。

秋,到广西桂林,四川嘉陵江、乐山、峨眉山写生。是年,作油画《玉龙山下丛林》、《西双版纳村寨》,水墨画《月下玉龙山》、《玉龙山下古丽江》等三十余幅作品。
1977年 58岁,1月,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的巨幅油画《长江三峡》完成。

3月,到浙江绍兴写生,作油画《鲁迅故乡》、《鲁迅乡土》、《绍兴河滨》、《绿苗圃》等。

4月,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到广西桂林、南宁写生,作《桂林山水》、《漓江之滨》等。

秋,到福建厦门、鼓浪屿、武夷山及江西井冈山、湖南韶山等地写生,作油画《武夷山村》、《鼓浪屿》、《井冈山》,水墨画《韶山》等。
1976年 57岁,春,带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生在山东龙须岛、泰山等地写生,作油画《苗圃白鸡》、《滨海渔村》、《小院春暖》、《龙须岛新村》等十余幅作品。

到浙江绍兴写生,作油画《鲁迅故乡》、《绍兴东湖》等。

于北京前海北沿陋室创作大量的水墨画,包括第一幅大幅水墨画《漓江新篁》(114cm×181cm)。

其夏,唐山大地震波及北京,但并未因此而停止创作。

冬,开始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巨幅油画《长江三峡》。
1975年 56岁,到山东龙须岛及青岛崂山写生。创作油画《青岛红楼》、《崂山松石》等。在北京创作《向日葵》、《故宫白皮松》、《双白杨》、《白杨山桃》等十余幅油画。

作品参加在深圳举办的“中国画展”及在联邦德国柏林举办的“当代中国画展”。
1974年 55岁,1月,自重庆返回北京。

创作油画长卷《一九七四年长江》及油画《太湖鹅群》、《山间春色》、《硕果》、《玉米》、《荷花》等三十余幅作品。

为北京站创作巨幅油画《迎客松》。

是年春,开始水墨画创作。
1973年 54岁,被调回北京,被委派为北京饭店新楼绘巨幅作品。与黄永玉、袁运甫、祝大年为绘制巨幅壁画《长江万里图》,到苏州、南京、黄山、三峡、重庆等地写生,后因“四人帮”批黑画而中止了这项工程,但后来以写生的素材创作了数幅巨幅油画,如《迎客松》、《长江三峡》、《南京长江大桥》、《水田》等。
1972年 53岁,在李村劳动。

节假日被允许作画,因没有足够画具,只好买农村写毛主席语录的小黑板制作画板,以农家柳条编成的粪筐做画架,人们戏称为“粪筐画家”。

画了二十余幅油画,包括《瓜藤》、《高粱与棉花》、《房东家》、《山花》、《麻雀》、《野菊》等。当时对自己的艺术要求是“群众点头,专家鼓掌”,由此形成了后来提出的“风筝不断线”的目标。

年中,被军队领导调到邢台师部指导文艺兵作画,作油画《池塘》、《西柏坡山村》等。

冬,获得一个月假期,同妻子经桂林赴贵阳探望病中岳母。写生油画《桂林山村》、《漓江新篁》、《黔灵山》等。接着去重庆、万县等地写生,作油画《长江晨雾》、《瀑布》等。
1971年 52岁,在河北获鹿县李村劳动,同时在军队干部管理下继续接受批判和“再教育”。
1970年 51岁,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师生下放到河北获鹿县李村解放军驻地接受“再教育”,带病参加劳动。

妻朱碧琴随美术研究所下放到河北邯郸农村劳动。
1969年 50岁,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接受批判,学习“毛泽东著作”及政治文件,检讨思想。

三子乙丁被分配到北京远郊建筑工地工作。
1968年 49岁,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接受批判,学习“毛泽东著作”及政治文件,检讨思想。

夏,长子可雨赴内蒙古草原插队。

冬,次子有宏赴山西农村插队。
1967年 48岁,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接受批判,学习“毛泽东著作”及政治文件,检讨思想。
1966年 47岁,文化大革命开始,被禁止绘画、撰文和教学。赶在“红卫兵”抄家前,自毁人体油画、素描及所有在巴黎所画作品。从巴黎带回的外国画册则被“红卫兵”抄走。
1965年 46岁,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高年级师生去河北任县农村参加 “四清运动”,半年后患肝炎,回京疗养。
1964年 45岁,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作大幅油画《井冈山》和《青松红日》。

学校假期,回故乡宜兴写生。

北京艺术学院建制撤销,调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
1963年 44岁,到浙江富春江、雁荡山写生。此期的作品包括油画《桑园》、《富春江上打鱼船》、《富春江》等。
1962年 43岁,到故乡宜兴及山东微山湖写生。

文章《谈风景画》在《美术》杂志1962年第2期发表。
1961年 42岁,由中国美协组织,与董希文、邵晶坤前往西藏写生,在西藏停留五个月。创作油画《扎什伦布寺》、《西藏佛壁》、《拉萨龙王潭》等。先后在拉萨和北京举办三人“西藏写生画展”。
1960年 41岁,北京艺术师范学院改制为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成立吴冠中工作室。

春,回故乡宜兴探望父母,创作油画《故乡之晨》。

暑假期间,自费到海南岛写生,创作油画《椰林与牛》、《海南岛香茅加工厂》、《海南岛木棉林》等。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冠中作品小辑》。
1959年 40岁,学校假期,自费到江西井冈山及瑞金等地写生。

《美术》杂志(1959年第7期)发表吴冠中的井冈山写生作品及文章《井冈山写生散记》。
1958年 39岁,学校假期,到山西洪洞县写生。

搬入北京什刹海前海北沿18号会贤堂旧址,当时是北师大的职工宿舍。
1957年 38岁,在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任教。

春,带天津美术学院教师进修生到边远地区写生,通讯、交通极为不便,“反右”运动前期的“大鸣大放”阶段,未能返回北京。

学校假期,到江苏无锡、浙江绍兴等地写生。

油画《鲁迅故乡》参加在莫斯科举行的“社会主义国家造型艺术展”。
1956年 37岁,9月,以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音乐系为基础组建的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在北京前海西街恭王府旧址成立,卫天霖任副院长,李瑞年为美术系主任,吴冠中任油画教研室主任。

赴南京开会,到苏州写生,作油画《苏州水巷》等。搬入恭王府西侧院的学院教工宿舍。
1955年 36岁,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

秋,应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主任卫天霖之邀,调往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并参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的筹建工作。暂住和平门师大单身宿舍,周末骑自行车回清华园北院。
1954年 35岁,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假期去山西五台山写生。
1953年 34岁,年初,接中央美术学院人事科长丁井文电话通知,被调出中央美术学院,前往清华大学报到。清华大学建筑系李宗津对调到中央美术学院。

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教素描和水彩画。迁居清华园北院6号。
1952年 33岁,在文艺整风中受批判,被称之为“资产阶级形式主义堡垒”;所作人物画被批判为“丑化工农兵”。因不愿按照流行政治模式违心画人物,自此改画风景。

三子乙丁出生。
1951年 32岁,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西方现代绘画,并表露个人艺术观,谓艺术是疯狂的感情事业,强调自我感受、感情独立、形式法则等观念。

是年夏,搬进东城大雅宝胡同美院宿舍。

次子有宏出生。
1950年 31岁,是年夏,乘法国“马赛曲”号邮轮,自马赛起航,一月后抵香港。换火车北上,到北京住西单旧刑部街归国留学生招待所,等待分配工作。杭州艺专校长刘开渠曾来信表示欢迎回母校工作。

秋,经杭州艺专同学董希文介绍,到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任讲师。

回故乡宜兴接妻、子来北京,在东城东四魏家胡同租房居住。

冬,被编入高校教师土改参观团,到湖南农村参观土地改革运动。
1949年 30岁,2月,致信吴大羽师谓“踏破铁鞋无觅处,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在自己的心底。赶快回去,从头做起”。

继续在巴黎学习。暑假期间,去英国伦敦,入语言学校学习英语。

完成毕业创作《大地》。
1948年 29岁,转入苏佛尔皮(J.M.Souverbie)教授工作室,并经常去洛特(A.Lhote)和佛里奇(O.Frlese)工作室学习。

暑假期间,去意大利和瑞士,参观两国博物馆和古代文化遗址。

作品在巴黎春季沙龙和秋季沙龙展出。
1947年 28岁,7月,从上海乘“海眼”号美国邮轮赴欧洲,8月中旬到意大利那不勒斯港,转乘火车赴法国,8月25日抵达巴黎。作为“中法交换留学生”,留学期间的费用由两国政府分摊。

进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进入杜拜(J.Dupas)教授的工作室研修绘画。上午在校内学习,下午去博物馆、画廊,或到鲁弗尔美术史学校听课;晚间到大茅屋画室画人体速写。吴冠中的油画人体在国内已训练有素,因而一开始就居全班之首。清贫的留学生活,只有每月六七十美元的奖学金。在生活上极力俭省,以买画具、画册,参观博物馆,到意大利和英国等地旅行写生。此外还要省出一份钱寄回家乡,以尽孝心和爱心。

晚秋,长子可雨在宜兴出生。
1946年 27岁,7月,教育部办理本年度留学生考试,选派一百多名留学生赴欧美,其中只有两名美术的名额。吴冠中在重庆考区以全国甄选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自费生录取绘画类三名:熊秉明、吴冠中、刘文清。公费留学生考试“中法交换留学生”录取两名:吴冠中、王熙民)。

是年冬,与朱碧琴在南京励志社举行婚礼,陈之佛为证婚人。陈之佛、林风眠在其结婚纪念册上题词作画。
1945年 26岁,继续于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工作之余,全力学习法文。
1944年 24岁,于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工作之余,全力学习法文。
1943年 24岁,于重庆大学建筑系任助教,住沙坪坝重庆大学助教宿舍。

是年春,在四川重庆沙坪坝青年宫举办第一次个人作品展。画风大胆狂放,很为青年们喜欢。决心跨出国门到久已向往的巴黎求学,在戏剧家焦菊隐和附近天主教堂法国神甫的辅导下认真学习法语。

与重庆女子师范学生朱碧琴由相识而相爱。
1942年 23岁,自国立艺专毕业,任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助教,教素描和水彩。课余时间在中央大学旁听文史课程以及法文课。

12月,作品《静物》参加在重庆举办的第三次全国美术展览会。
1941年 22岁,仍迷恋油画色彩,故又转回西画科。
1940年 2l岁,由于战时环境限制,缺乏油画材料,转入国画科,师从潘天寿学习国画。此时大量临摹历代绘画精品,每当空袭,在别人钻防空洞时,让图书管理员把自己反锁于图书室,以凝神聚思,专心临画。
1939年 20岁,离杭后,与家乡完全断了音讯,无异于孤儿,而个性却得以自由发展。酷爱凡·高、高更,在画中喜用大红大绿强烈色彩,给自己取了“吴荼茶”的笔名,后改为“荼”,专作画面签名。此时期画了大量水彩画。
1938年 19岁,由国立艺专预科升入本科,从常书鸿、关良学习油画,绘画习作得到蔡威廉老师的赏识,蔡提出愿与吴冠中交换作品。

在困难条件下仍继续进行人体写生课,同时坚持学习中国画。
1937年 18岁,11月13日,杭州艺专师生在校长林风眠带领下,在南星桥码头乘船撤离杭州,吴冠中同船离杭。

12月初,随师生到诸暨县吴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2月中旬,学校迁至江西贵溪龙虎山。因该地盗匪出没,又迁回贵溪上课。现实生活启示吴冠中新的审美观,从此开始大量画生活速写。
1936年 17岁,违父命考入杭州艺专预科,在李超士、方干民、王子云等先生指导下学画。此外,还通过朱德群间接向吴大羽学习绘画形式法则,并兼学中国画、水彩画。
1935年 16岁,是年夏,在全省大中学生暑期军训中与杭州艺专学生朱德群相识,在朱德群带领下参观杭州艺专,受强烈冲击,自此决心投身艺术,放弃电机科,投考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1934年 15岁,毕业于无锡师范初师,以第二名成绩考入浙江大学附设工业学校电机科。
1932年 13岁,以第一名成绩毕业于鹅山小学,投考中学时被宜兴中学和江苏省立无锡师范学校同时录取,由父亲决定,入无锡师范学习。在校三年,每学年均获“江苏省清寒学生甲等奖学金”。
1930年 11岁,在吴氏小学初小(一至四年级)结业,考入和桥镇县立鹅山高小。在学校寄宿。
1926年 7岁,入吴氏小学一年级就读,常观村里的画家缪祖尧先生作画。
1919年 8月29日,(阴历闰七月初五)吴冠中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闸口乡北渠村。父吴爌北,务农,同时在吴氏宗祠设立的小学任教。

 
 
 

 

□/ 代表作品
     

...更多作品...

 

返回首页 | 广告服务 | 人才合作 | 管理登录 | 站点导航 留言建议 | 艺术家、网址收录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北京千年古韵文化艺术院北京琉璃厂网及作者本人 Copyright© 1997-2080
【北京琉璃厂网总页 www.yishu99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