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题勉 翰海奋蹄
赵国柱
乙酉岁秋,在山西太原晋宝斋,我参加了由张海主席题写展标的山西省城五人书法联展。在我参展的近四十幅作品中,18米的草书长卷——李太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受到了省城太原书界的广泛关注。
展后,我遂将此长卷呈给京城资深书画鉴赏专家、原荣宝拍卖公司王总,请他斧正。王总当面点评,多有溢美之辞。当听说王总同意将此长卷送黄苗子老先生评点时,我真是喜出望外。王总说:“我是晚辈,与黄、郁二老算是忘年之交,二老不仅德艺双馨,人也和善。对我一直关爱有加,也非常关注艺术新人。”一时,我真不知用何语言来感谢这位仁兄对我的抬爱了。
我知道,从20世纪30年代走过来的老一辈艺术家今天已寥若晨星了。那时,由郭沫若题名的“二流堂”,荟萃着现代文化史上的一群精英,夏衍、唐瑜、吴祖光、叶浅予、丁聪……他们为现代中国的文化事业,尤其是新中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彪炳千秋的卓越贡献。黄、郁二老正是从那里走来的两位德高望重、誉满四海的人民艺术家。作为后辈,若能承黄、郁二老点拨,真是幸运。
我企盼着。
喜从天降,福从天降。
和王总别后刚刚一周我即接到王总电话,第一句话便告我:“黄老给你的长卷作了题跋,四个大篆字——颠张醉素。”不容我插话,王总便高兴地叙说了黄郁二老点评拙作的前前后后。
在黄老的客厅里,王总一边将长卷徐徐展开,一边详细介绍着我的情况。黄、郁二老凝神观看,颔首听着。92岁高龄的黄老仔细看过后说:“身处政界,事务冗杂,还能静下心来潜研书法,实在不容易呀!”89岁的郁老也感叹道:“是的是的,字确实写得很好。”黄老说:“草书长卷的章法很难安排,但这幅作品的章法很好,而且字字得体,神韵贯通,洒脱大气,运笔也比较讲究。”郁老又说:“有些像当年张正宇的书风。”黄老接着说:“是有当年张正宇书法的风神,而且一气呵成,大气。”黄、郁二老交相点评着。“作者还年轻,大有前途,今年有五十没有?”黄老问道。王总答:“刚满五十。”黄老点点头,“嗯,好”。并愉快地答应说:“我给他的作品题个字,可能的话,明后天就抽空写。”
次日午后,王总应约前往锦都久缘酒家。时值黄老宴请香港胞妹,中央电视台亦就“神六”载黄、郁二老书画佳作来作专访。嘉宾来临,同胞相聚,宾主情绪咸佳,和谐气氛弥满华堂。在黄老精神矍铄、心情和畅之际,又和王总谈起长卷题跋之事。黄老说:“主席在评价张旭、怀素的书风时说‘颠张醉素’,赵国柱的那个长卷有此遗风,也很有气魄,就题这四个字吧。”
第二天,王总如约来到黄老先生家,趁着黄老展开题好的墨迹时,按动快门,记录下了黄老介绍“颠张醉素”时的宝贵瞬间。随后黄老又拿出王总当时悄悄放下装有润笔费的信封,语重心长地说:“这个嘛就免了,我心领了。他的进步就是对我的感谢!”说着又拿笔在信封正面写下了“心领敬谢”四个苍劲有力的钢笔字。看着王总实在过意不去的样子,黄老才又说:“我看他的运笔不错,毛笔可能也不错,那就让他给我找两支笔吧。”之后,我托王总奉送了当时我创作长卷时用的两支价值不足百元的毛笔。
我凝神黄老题跋的照片,手捧“心领敬谢”的信封,无限崇敬之情充盈胸襟,一股向上力气发遍全躯。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哲学家康德的名言:“只有道德,和能具有道德的人格,才是最尊严的。”“心领敬谢”四个大字,教化无穷,震撼心灵。而“颠张醉素”又何其高古,作为后学岂敢妄当。然黄老谆诲励勉却令我如坐春风,如沐清露,永远激励我砥行植品,翰海奋蹄。天行健而自强,惜驹光而不息,逆行舟而奋进。
捧题勉,如见黄老,思见黄老。
衷心祝福黄、郁二老永远年轻,永远健康快乐,微笑相携在悠悠岁月里一直向前走着,走着……
原载《书法导报》2006年4月12日第十五版 |